本文内容:
九龍寨城公園位於香港 九龍城東頭村道和東正道交界,鄰近侯王廟,有著豐富悠久的歷史背景。在香港歷史上,九龍城寨是唯一沒割讓或租借給英國的香港領地,面積2萬9千平方米。1994年辟為一座具香港特色的中國園林。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歷史性的地點之一,原址為九龍寨城,包括一座由堅固石墻,六座了望臺和四道城門圍著,面積達六點五英畝的寨城於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七年間建成。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。 中文名 九龍寨 面 積 31,000平方米 始建年代 一八零三年(清道光:十三年) 地 址 香港九龍城東頭村道和東正道交界 設計模式 以清初江南園林為模式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香港 建議遊玩時間 1-3小時 門 票 免費 開放時間 6:30-23:00 九龍寨城公園占地31,000平方米,此園原為清朝九龍城寨所在地。 因為1898年租借九龍以北領土時,訂明該城寨並不包括在內,因此在此後的近百年中,曾因該地的管治問題,發生過多次沖突。又因為該地環境特殊,以致很久以來都是良莠混雜,成為城市中一個毒瘤。後於1987年中英政府達成協議,將該處改為公園。 在執行遷拆時經歷了很大的波折,一直到1994年春才開始動工,耗資6千多萬元,由多名專家精心設計,並加聘國內技工,運來特別材料,仿照明末清初的江南園林建造。為保留該地的歷史精神,原有的衙門、護城河、古井和圍墻都一一重現,務求把歷史融合於園林之中。 九龍寨城公園占地31000平方米,此園原為清朝九龍城寨所在。九龍城寨原是香港政府、英國與大陸之間的三不管地帶,皆為1898年簽訂租借九龍以北領土條約時,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,但大陸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來打擾、或是被當成挑釁的行為。 九龍寨開始置城寨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的事。據歷史記載,正式的城寨始建於一八零三年(清道光:十三年),這一工程至一八零七年(道光:十七年)三月始告竣工整整花了四年時間。當時,九龍城寨的面積僅七十余畝,依山而築,原四周築有城墻,城寬:一百四十丈,長一百三十丈,城墻高約七丈,墻厚五尺至十丈,東南西北各有一城門,城門高丈許,寬八尺丈余深,頂作半月形,設有鐵閘。南門面海而立為正門,城門上刻有“九龍寨城”四個大字。城門前有一條小河,名曰龍津河,河面有石橋橫跨,系九龍城寨出海主要信道。龍津石橋於一八七三豐(清同治十二年)動工興建,歷兩年成,橋長六十丈,寬六尺,百件至海邊,這就是著名的“龍津橋”。至一八九二年(清光緒十八年),因泥沙淤積,海岸後退,後紡建木橋。城寨是一處年代久違的歷史古述。 九龍城寨,被賈丙達道、樂善道、東正道、東頭村道與聯合道所包圍, 面積約三公頃,在清拆前有居民約三萬三仟,十至十四層高杖宇約有伍佰幢,居住單位約有玖仟叁佰位,包括壹仟居住單位作為工商業用途,八十七間牙醫診療所,七十四間西醫診療所,其它各行各業可以說包羅萬象。因為該地環境特殊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,以致很久以來都是良莠混雜,成為城市中一個毒瘤。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裏,然後落地生根,又因這裏無法可管。自然販毒,走私、殺人、搶劫的亂事不斷。為了根治這個亂源,後於1987年中英政府達成協議,英國政府在香港回歸前,特別頒布拆遷的賠償法案,徹底消除這個沒有法理之地,並在現地蓋了這座九龍城寨公園。 公園已整頓得美輪美奐,九龍也不再是罪惡的源頭,城寨中早年在清末民初時留下的衙門、宅院,也在肅清後掘地時陸續發現。已盡量恢復其原貌,並將深具歷史意義的石碑重新豎起。 整座公園除了衙門與古跡外,全區仿照明末清初的江南園林建造的庭園山水,窗欞、樓閣、荷花池與悠遊錦鯉,很有樸質古意。務求把歷史融合於園林之中。 現今的九龍寨城公園增加了不少建築,但石匾、大炮、柱基及清朝官府碑銘等豐富的歷史遺跡,在拆卸過程中仍然保留,置於公園陳列展覽。園內還有當代罕見的南中國“衙門”建築、城寨原有石碑、南門古跡以及戰前的混凝土廢墟,展示了城寨的滄桑變化。 踏進公園南門,兩旁灰色的四方磚柱上,分別有“九龍寨城”和“南門”的大字鐫刻。繞過刻有公園碑記的照壁,景物豁然開朗,一座三進的衙門映入眼簾。這是寨城內惟一保留下來的古建築,修葺後回復本來的面貌,立於公園中心。衙門前有古炮兩尊,西側尚存一方古井。衙門內陳列著一些在寨城中發掘出來的文物,包括刻有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拳書“墨緣”和“壽”字的兩塊石碑等。衙門大堂還陳展著1902年寨城的平面圖,圖文並茂地介紹寨城的歷史和公園興修的經過。 九龍寨城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(公元1843年),當時英軍已占領香港,九龍成為中國邊防的最前線,清政府特把官富巡檢司改為九龍巡檢司,並將駐地遷九龍寨,築城建署,以加強九龍地區的防衛。城寨工程於是年十月展開,歷時五年方築成。“九龍寨城”,又稱“九龍砦”,建城費用是由官紳捐獻。 光緒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,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》,租借新界,為期99年。雙方同意九龍城仍舊歸中國管轄。 自清兵1899年撤出城寨後,寨城漸漸變成民居,蓋了不少寮屋,居民以養豬、耕種為生。城寨長期處於三不管狀態與外界隔絕,城內人口激增,非法占地亂拆亂建嚴重。寨城日趨破落,城墻亦遭毀壞,城內淪為貧民區。1942年日軍占領香港後,為擴大啟德機場作軍用,把寨城的城墻拆光,拆下來的石頭,建機場跑道地基,九龍寨城由此變成一個沒有城墻的城。 1984年12月,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簽署,為解決九龍寨城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。1987年1月14日,港府宣布在3年內清拆九龍寨城,並將之改為公園。 為建設九龍寨城公園,港府建築署派遣了5位建築師前往內地實地考察中國園林,以選擇最合適的設計。清初是中國園林的黃金時代,遂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。寨城公園獨特的設計,在1993年斯圖加特世界園林博覽會上獲得設計優異獎。公園於1995年12月22日由香港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。 九龍寨城公園免費開放給市民和遊客參觀。曾被列入“香江八景”、令人勾起痛惜失地情懷的“殘堞斜陽”,從此成為人間樂園。公園耗資七千六百萬元興建,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。 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